發(fā)布時間:2024年12月19日 14:54
網(wǎng)上找了社會勞動保障局的工作人員,本想通過他們要回工資,沒想到找到不是李逵而是“李鬼”,不僅未能追回欠款,反而被騙走2萬元。
徐州的劉某被公司拖欠1千余元工資,為了追回這筆血汗錢,劉某在網(wǎng)絡平臺上搜索相關單位,添加了昵稱為“社會勞動保障局--公眾號”的微信好友。
對方自稱是“工作人員”,簡單詢問了情況后,開始誘導劉某下載遠程協(xié)助軟件及數(shù)字人民幣APP,“工作人員”聲稱討要的錢款將轉到數(shù)字人民幣賬戶上,在對方遠程協(xié)助下,劉某的手機不僅沒有收到拖欠的工資反而收到銀行扣款信息,最終損失2萬元。
詐騙套路:詐騙分子冒充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承諾可以幫助追回拖欠的工資。利用受害者的信任,誘導其下載特定的視頻軟件或手機APP。利用屏幕共享或者遠程操控,獲取受害者的銀行賬戶、驗證碼等信息,并進行轉賬。
警方提醒:
記住三個“千萬不要”!
千萬不要輕易相信自稱是國家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的電話或信息,特別是未經(jīng)核實的情況下;
千萬不要點擊陌生鏈接、掃描陌生二維碼;
千萬不要透露個人銀行賬號信息和身份信息,要求支付保證金或轉賬的可能是詐騙行為。
[責任編輯: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