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內容:毋庸置疑,近幾年來,京城樓市是2008年奧運會的主要受益者,不管是商業(yè)地產,還是住宅市場,奧運概念從來都不乏鼓吹者。從住房的消費屬性來看,北京房價之高已讓年收入在6萬元至十幾萬元的中產階級望而卻步已是不爭事實。
毋庸置疑,近幾年來,京城樓市是2008年奧運會的主要受益者,不管是商業(yè)地產,還是住宅市場,奧運概念從來都不乏鼓吹者。在亞洲新聞臺日前舉辦的一個論壇上,一些專家認為,城市的房價與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緊密相關,隨著奧運過程的結束,北京的城市發(fā)展將達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房地產價格也將隨著進入另一個上漲階段。
此種言論值得商榷。盡管房價一般意義上與宏觀經(jīng)濟走勢是正相關的,但宏觀經(jīng)濟向好并不意味著房價的上漲?v觀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房地產業(yè)在不斷市場化的過程中并沒有避免泡沫的破裂,陣痛之后,房價才在三四年前真正啟動,并在近兩年飆升。
其次,從住房的消費屬性來看,北京房價之高已讓年收入在6萬元至十幾萬元的中產階級望而卻步已是不爭事實。從房價收入比這一衡量指標看,國家發(fā)改委經(jīng)濟研究所的報告顯示,全國平均水平在2005年就達到了12.6倍,北京的則遠在此之上。高房價已迫使普通居民對住宅需求的增長進一步放慢,總拿供不應求來說事的人往往將需求等同于真實需求。換個角度說,在北京買房子看奧運會的少之又少,而奧運會之后因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備諸因素,來北京置業(yè)的人就會猛增也不能妄下定論。畢竟,從眾多研究機構或調查機構的報告來看,北京被視為全國宜居城市的并不多見。
再者,從住房的投資屬性來看,京城樓市投資風險已越來越大。從租售比來看,國際通行警戒線是1:200,而北京的已超過1:300,這意味著房價偏離租金回報率過遠,住房價值被高估,投資風險加大,"買房不如租房"。
此外,近兩年來,房地產市場一直處于國家宏觀調控的風口浪尖。從抑制通脹來看,住房消費對居民其它消費的排擠作用相當明顯,高房價必須得到抑制;從保障金融安全來看,加強住房信貸管理,規(guī)避投資性或投機性購房需求潛伏的信貸風險實為從緊貨幣政策題中之意;而從房地產市場本身的健康發(fā)展來看,增加有效供給以緩解住房結構性供不應求的矛盾,規(guī)范市場秩序以充分釋放市場供應等等均成為調控重點。
其實,在主辦國經(jīng)濟總量較大,而主辦城市經(jīng)濟在這個經(jīng)濟體中所占比例不大的情況下,奧運會對主辦城市經(jīng)濟的拉動作用并不大,對該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也不能高估。
之所以有奧運會后京城樓市將轉冷之說,實則是當下市場的冷淡摑了火爆樓市一"耳光",使得被高房價灼傷了的中低收入者、被一系列緊縮政策捆綁住了手腳的投資者們偏向了看空立場。奧運會結束只是一個人們心理上更能夠接受樓市調整的時點而已,就像之前相信開發(fā)商宣傳的"奧運概念"一樣。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回報 火爆 風險 投機 |